目前世界各国正以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空间科学为重点进行开发研究。其中主要领域有:新材料(含精细陶瓷、功能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现代生物技术(即生物工程.包含遗传基因重组利用技术、细胞大量培养利用技术、生物反应器);新功能元件,如三维电路元件、生物化学检测元件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大多与精细化工密切关联,在各个方面推动精细化工的发展。
其中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工程是精细化工的新领域中影响和地位最为显著的。
一、功能高分子材料
是指具有物理功能、化学功能、电气功能、生物化学功能、生物功能等的高分子材料,其中包括功能膜材料、导电功能材料、有机电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信息转换与信息记录材料等。
其中就有这样一些重要种类:
1.功能膜
经实际应用的功能膜有电渗析膜、扩散透析膜、微孔滤膜、超滤膜、逆渗析膜和气体分离膜等。膜材料正在向只有耐化学药品、耐氧化、耐细菌、耐有机溶剂、耐污染、耐洗、耐压、耐热、
生物机体适应性和机械强度高等特性方向发展。美、日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高效率、高选择性的分离膜材料,也就是要求能够充分分离用传统的分离方法耗能多的物质(如 无水乙醇、稀有气体等),以及能分离理化性质非常近似和分离困难的物质(如异构体的分离)。例如从液体中分离乙醇,从石油或石脑油等有机混合物中分离各组分,分离煤气化时的高温、酸性 气体等,以及能用于这些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浓缩和精制。
2.电功能材料
由于电子工业、情报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导电功能材料的需要越来越多。目前,导电塑料、导电橡胶、透明导电薄膜、导电胶粘剂和导电涂料等的发展很快,并已经工业化。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开发新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以期达到具有金属那样高的电导率,甚至能达到超导;将研制成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实用化;对导电理论深入探讨等。
3.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分为体外使用的与体内使用的两大类。体外使用的有医疗器具,这在国外己大量生产。体内使用的如人工脏器、医用粘合剂、整形材料和心导管等。此外,还有高分子药物和在药物制剂上的应用等。
4.有机电子材料
作电子材料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导电材料、光刻胶和封装材料等。由于大型集成电路元件的封装密度越来越高,故要求开发能在 300℃使用 2×104h 以上的耐热性薄膜,要求具有更优良性能的电子元器件封装材料,要求具有更高分辨率的新型光刻胶。
5.信息转换与信息记录材料
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的材料是光导纤维材料、各种信息记录材料和新型传感器用的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材料,目前国外正在大力发展中。此外,精细陶瓷的研究、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主要开发的材料有:高绝缘性陶瓷,它用于集成电路的基极和放热性绝缘基板;软磁性陶瓷,它用于电子计算机、变压器和磁带录音机;压电性陶瓷,它用于超声元件、电子电路
和时钟等;诱电性陶瓷,它用于高容量电容器。
二、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直接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机体或模拟其功能而进行物质生产的技术。此处所指的物质生产、包括医药、农药及食品添加剂等生物活性物质;有机化工原料及甲酵、乙醇等能源物质;粮食和饲料的生产,以及为了净化环境而实行的物质分解。目前发达生物工程的研究、开发,主要围绕如下几方面进行:
1.重组DNA技术
DNA(脱氧核糖核酸)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生物由于 DNA的核苷酸的碱基部分的排列不同,故储存的遗传信息也不同,并按照此种遗传信息生产各种物质。生物如果没有自己的 DNA 而复制异种 DNA,那就只能按异种 DNA 的遗传信息生产异种物质。欲使此情况实现,就要应用 DNA 重组技术。例如,把具有人干扰素(Interferon)生产能力的基因植入大肠杆菌、可使大肠杆菌获得产生干扰素的能力。因为大肠杆菌的增殖能力非常强,所以能大量生产干扰素等有用物质。重组 DNA 技术的关键是宿主和载体的关系。现正大力研究开发稳定性高、适合工业生产的宿主—载体系统。美、日、德等国已经完成了重组 DNA 基础技术的研究,正欲应用于生产,特别是干扰素的生产。
2.生物反应器
现在,生物反应器巳进入第二代,即最大限度地利用酶反应的特异性和精密的、多阶段的反应系统。正在研究、开发的生物反应器,根据其使用目的可分为两类:通过特定的酶和底物,合成有用物质的“合成用生物反应器”,例如多肽的合成;利用特定的化合物与酶反应而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装置.如诊断用生物反应器,它能精确地测定血液中的糖和胆固醇等微量成分。
今后,生物工程在精细化学品领域,将会有许多新技术被开发,并用于产品的生产,且使其实现工业化。生长激素和干扰素己商品化。另外,尿激酶等医用酶和工业用酶已经或正在实现工业化生产。再如,在精细化学品的食用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兽药(如疫苗、激素等)、以及石油钻井泥浆添加剂等方面也有应用。由上述不难看出,生物工程将促进精细化工的技术水平迈向新的阶段。
三、基础理论进展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海量运算问题的进展,选键化学、遗传算法等新兴学科的出现使得精细化学品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将出现新的变化:从经验式方法,走向定向分子设计阶段,从而定向开发新品种。这就可以缩短时间、减少费用、提高筛选几率,从而创造性能更优异的完全新型的品种。例如在医药方面,可能在防治肿瘤、心血管病、病毒性疾病、精神病等方面取得突破,从而开发出较理想的防治药物,在提高人的智力和抗衰老方面,也将会取得进展。在农药方面,会出现高效、无公害和无残毒的新农药。当然,精细化工的其他行业也将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发达国家精细化工企业发展策略
一、国际化
目前发达国家精细化工企业已经形成了诸多的跨国企业集团,例如始创于 1837 年,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公司就采取了多元化的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加强多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发。现在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超过 10 万,在全球70 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 250 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
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的拜耳公司,更是在六大洲的 200个地点建有 750 家生产厂;拥有 120,000 名员工及 350 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 10,000 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
2002 年世界 500 强前 50 位的日本住友的核心企业日本住友化学公司与英国 Merisol 公司在南非萨索堡的萨索厂内建成合资项目—环氧树脂中间体原料生产装置,现已经开工运转。产品是半导体封装用环氧树脂的中间体甲酚-线性酚醛,年产量几千吨。生产的产品全部供住友化学公司使用。该公司还通过改扩建将其爱媛县装置产能增加了 1000 吨/年,使公司总产能提高至 7500 吨/年。2003 年与荷兰蚬壳集团(Shell)签署意向书,研究在新加坡建设新的乙烯裂炼厂的可行性,投资额,估计在 10 亿美元左右。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精细化工企业普遍采取了国际化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的经营策略。这一方面是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是通过整合上下游企业,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更好的发展壮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生产方式也是由于发达国家精细化工企业为逃避国内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而将污染转移,降低成本的一种做法。
二、输出技术和专利为主
发达国家精细化工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历史长,在产品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以输出技术为主。同时充分利用 WTO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条款,在输出技术的同时,利用专利制度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发展。
世界上一些著名企业都拥有大量的专利。杜邦公司拥有 3.1万件专利,1986 年~1996 年的 10 年间共发布专利达 5555 项。拜耳申请获准专利共达 15.5 万项。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拥有 15 万项专利、3.3 万项发明。巴斯夫公司在全球的专利总数为 7.5 万项。美国陶氏化学拥有的专利总数达 2.9 万多项,每年用于专利的费用为 3000 万美元之巨。
近几年来,国外一些著名企业为了占领中国化工产品和技术市场,并为获得未来的发展寻求法律保障,纷纷来华申请专利。仅 1998 年,杜邦、壳牌、埃克森公司在中国就分别申请了 1124
项、860 项,343 项专利。这些跨国公司在华的专利申请,一类是围绕自身的优势技术领域或拳头产品,以占领中国市场和制约中国相应的技术发展为目标;另一类是在充分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的专利创新构思上,或在我国创新构思的启发下的改进或相关专利的申请,其目的是希望在这些领域获得优势竞争地位。
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竞争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按照“共同游戏规则”,发展中国家化工企业将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知识产权保卫战,而专利与技术标准(技术壁垒)将是争夺的焦点。
三、本土化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国外开展业务中,普遍在人员、原材料、品牌和公共关系中采取本土化的策略。一方面利用该国廉价的人力资源和原材料,压缩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进入该过市场,避开管制。
当然这种做法可能达到“双赢”,但是对当地员工的差别待遇和残酷剥削也是存在的。另外将处于产品的衰老期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倾销,很可能严重挫伤该国的民族产业。
上一篇:精细化工行业管理重点与常见的困扰
下一篇:中国民用航空业现状分析